Sanyo SC1 Full HD Test
Published by B.W.S. under 攝影-Camera on 晚上11:36最輕薄的Full HD
Sanyo CS1

目前全球最輕薄的Full HD攝錄DC
Sanyo SC1
艷麗的桃紅色塗裝,市場鎖定的對象應以女性居多
以亮金的鍍鎳鉻裹邊,營造了平價卻帶有質感的產品特色

承襲Sanyo DC家族的特色,電源開關設計在可翻轉LCD下的機身上
只是按鍵過於靠近LCD的轉向軸,觸動開關時,手背免不了會貼著LCD面板

可翻轉LCD的最大優勢,就是低角度的特殊構圖功能,當然專業的DSLR也有,
但畢盡還尚未普及,DC的優勢已經先下一城

第二優勢,就是如手機般大小的體積,攜帶方便的Sanyo SC1
口袋機稱號果然名不虛傳
迫不及待先開機試試,這23萬畫素的2.7吋LCD螢幕,
畫質呈現還真是令人感到驚奇

(光圈F3.5 曝光A ISO/100 白平衡/AWB)
在順光下試拍,色階的分佈還算OK,影像的銳利度也夠

(光圈f3.5 曝光A ISO/200 白平衡/AWB)
拉高感光度往陰暗牆角試拍,在暗色系物體上已經有些微的雜訊出線,
而影像的邊緣線條,也開始呈現略為失焦現象
(光圈f3.5 曝光A ISO/200 白平衡/AWB)
為了仔細辨識暗部細節的處理程度,又朝了略為逆光的偏暗部試拍
機車的後輪框細節已經盡數不見了,磁磚上的影像反光層次,
受到自動白平衡的控制下,曝光基準已經由輪框轉為磁磚上
所以輪框的細節被犧牲掉了

玩玩這多達12人的臉部追焦功能

(光圈f3.5 曝光A ISO/100 白平衡/AWB)
小口徑鏡頭能夠捕捉到的影像,電腦螢幕的瀏覽已算是堪用
太過要求,那就直接升格大感光元件的類單眼或準單眼吧!

還能夠"去紅眼"與"對比"的調整,去紅眼是可以前製拍攝時使用
而調整對比,還是建議在後製上操作吧!這種只能記錄JPEG
影像格式的DC,影像細節的寬容度可是相當有限

準備進行室內光元的拍攝,先將抑制雜訊的各項設定先調整好

(光圈f3.5 曝光A ISO/100 白平衡/AWB)
低光源下,已經將快門數壓至最慢,曝光仍顯不足對焦模式
乃採9點式,這種類似矩陣曝光的曝光模式,還是明顯受光不足

(光圈f3.5 曝光A ISO/100 白平衡/AWB)
Sanyo SC1號稱擁有10倍光學變焦,換算135實際焦長有380mm長
在暗色系的電腦螢幕黑框上,已可見其明顯的雜訊。
以正對電腦螢幕並拉長至最遠端的焦段下,影像的銳利度
也較集中在中央,四周的影線線條也呈現略微失焦與變形
這號稱使用3片非球面體的鏡片光學已經破了功

(光圈f3.5 曝光A ISO/100 白平衡/AWB)

(光圈f3.5 曝光A ISO/400 白平衡/AWB)
ISO值測試,ISO/100時的影像略偏鬆散,暗部的雜訊也較為明顯,
當ISO調至400時,受光量增加下的成像較為明確,暗部雜訊減少,
影像邊緣的銳利度也獲得改善
試試這一台的重點工能,將錄影畫素調至1920×1080 60fps
的Full HD格式,見識一下Sanyo CS1的Full HD下
AVC/H.264的魔力

(光圈f3.5 曝光A ISO/100 白平衡/AWB 錄影格式/Full HD)
利用影片截圖來觀測Full HD下的影像成像,對於800萬畫素的
靜態攝影成像,與330萬感應器有效畫素的比較下,Sanyo CS1
的Full HD畫質還無法同步跟上靜態攝影

影片的簡易剪接功能,建議還是丟回電腦裡以專業剪接軟體處理較為妥當

可調整多項影片輸出功能,在HDMI的界面下,數位影像的傳輸真是方便許多
有鑑於此,對於號稱全球最小、最輕薄的Full HD/DC而言,
或許其影片與靜態影像的成像表現,對一般使用者以堪稱
足夠,但是在宣稱擁有1920×1080 60fps/Full HD功能下,
其成像表現卻不如預期來的極具震撼力,尤其在MPED4 AVC/H.264
編碼技術的號召下,更應顯現既有的超優質科技成像,
為達到較為明確的比較,乃以同樣擁有Full HD的類單眼Canon SX1,
來進行錄影影像上的對照,以便了解具備MPEG4 AVC/H.264
規格技術的小DC,是否真能凌駕一般只有AVI規格技術的類單眼影像

對照組Canon SX1

同樣擁有可翻轉LCD螢幕,但是在操作界面卻比照單眼相機

Canon SX1的變焦鏡頭,最遠端可推至560mm的驚人長焦段,
其優勢已經同時具備DC的輕巧便利,與專業單眼的畫質與鏡頭焦段

擁有DSLR的人,對於這樣的界面應該不會感到陌生

(光圈f3.5 曝光A ISO/100 白平衡/AWB)
更優的曝光與影像解析度,Sanyo CS1的1/5感光元件與1.5吋的Canon SX1,成像上就是有著明顯差異

(光圈f3.5 曝光A ISO/400 白平衡/AWB)
更充足的曝光量,讓各處細節忠實的呈現,變形度也控制得宜,
大口徑的鏡頭光學,畢竟還是擁有些許的差異

(光圈f3.5 曝光A ISO/100 白平衡/AWB 錄影格式/Full HD)
以錄影的截圖來觀看成像差異,其影像品質與靜態攝影的差距甚小,
在MPEG4 AVC/H.264最新錄影規格技術下的Sanyo CS1,
其成像表現不敵AVI錄影格式下的Canon SX1,感光元件的大小
與鏡頭口徑的光學差異,讓Sanyo在影像上的廣宣訴求與實際測試下,
仍有著一段極大的空間

HD高畫質的追求,技術規格與光學實力的拉鋸戰,唯有實測下方能知曉
Photo by Biketown
0 意見:
張貼留言